流化床锅炉低温结焦的特点是什么?
流化床锅炉低温结焦的特点包括温度条件、局部超温、灰渣成分等。流化床锅炉是一种高效的燃烧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流化状态来维持燃料的均匀燃烧,并有效利用热能。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低温结焦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不仅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以下是对流化床锅炉低温结焦特点的具体分析:
1. 温度条件:低温结焦通常发生在床层整体温度低于灰渣的变形温度时。这意味着结焦不是由于高温引起的,而是由于局部区域的温度过高或存在未完全燃烧的颗粒。
2. 局部超温:在启动过程或压火期间,由于流化风量较小,流化状态差,导致进入炉膛的煤粒不能均匀播撒分布,局部燃烧过多,从而引起局部超温。
3. 灰渣成分:如果灰渣中含有低熔点成分如碱金属钾、钠等,则更易发生低温结焦。这是因为这些成分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与氧气反应形成固态物质。
4. 流化状态:流化风量偏小或局部流化不良会导致流化死区的形成,这会阻碍热量的传递,使得局部区域床料超温而结焦。
5. 床料成分:床料成分不合理,如含有大量过细的床料,也可能导致低温结焦的发生。这是因为过细的床料更容易形成密实的结构,不利于气体的流动和热量的传递。
6. 操作条件:入炉煤粒的大小、水分以及集中给煤量等因素也会影响结焦的发生。例如,较大的煤粒和高水分的煤种更容易在低温条件下结焦。
7. 预防措施:为了预防低温结焦,可以调整床温在850~950℃,入炉煤粒控制在0~7mm,并保证一次风量以维持正常的流化状态。此外,通过优化操作参数和调整设备设置,可以有效减少低温结焦的发生。
综上所述,流化床锅炉低温结焦的特点是在床层整体温度低于灰渣的变形温度时,由于局部超温或低温烧结引起的结焦。这种结焦通常出现在启动过程或压火期间,并且可能伴随有嵌入的未烧结的颗粒。为了防止低温结焦,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如调整操作参数、优化设备设置等。
下一篇:循环流化床锅炉跟随控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