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蒸汽锅炉的干法保养和湿法保养是什么意思?
燃气蒸汽锅炉的干法保养和湿法保养是两种不同的维护方法,它们在操作过程、环境要求以及效果等方面存在区别。以下是具体分析:
1. 操作过程
- 干法保养:停炉后将锅水放净,利用炉膛余温将锅炉烘干,及时清除锅内垢渣,然后将装有干燥剂的托盘放入锅筒内及炉排上,最后关闭所有阀门和人孔、手孔门。
- 湿法保养:停炉后将锅内水全部放出,然后加入碱性溶液,使锅内充满一定浓度的碱性溶液,以保护金属不受腐蚀。
2. 环境要求
- 干法保养:需要保持金属表面干燥,防止腐蚀,但只具有吸潮作用,干燥剂放入后应进行检查,需要经常注意药剂潮解现象。
- 湿法保养:通过加人碱性溶液来产生保护层,防止金属腐蚀,同时锅内充满一定浓度的碱性溶液时,会在金属表面上产生碱性水泡保护层。
3. 效果
- 干法保养:主要目的是清除污垢和烟炱,用微火将炉烘干,并放入干燥剂进行防护。
- 湿法保养:通过加人碱性溶液来防止金属腐蚀,同时锅内充满一定浓度的碱性溶液时,会在金属表面上产生碱性水泡保护层。
4. 适用情况
- 干法保养:适用于停炉一个月以上的情况。
- 湿法保养:适用于停炉一个月以下的情况。
5. 操作复杂性
- 干法保养:相对简单,只需清理污垢和烟炱,使用干燥剂进行防护。
- 湿法保养:操作较为复杂,需要先放水,再加入碱性溶液,整个过程需要密切监控。
6. 成本考虑
- 干法保养:由于只需要清理污垢和烟炱,因此成本较低。
- 湿法保养:虽然可以有效防止腐蚀,但需要加人碱性溶液,可能会增加额外的成本。
7. 安全性
- 干法保养:由于只具有吸潮作用,干燥剂放入后应进行检查,需要经常注意药剂潮解现象。
- 湿法保养:通过加人碱性溶液来产生保护层,防止金属腐蚀,同时锅内充满一定浓度的碱性溶液时,会在金属表面上产生碱性水泡保护层。
8. 长期影响
- 干法保养:可能对锅炉的密封性和热效率有一定影响,因为干燥剂可能会影响锅炉的密封性能。
- 湿法保养:能够有效地防止金属腐蚀,提高锅炉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针对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定期检查保养情况,及时更换失效的干燥剂。
- 在操作过程中,确保所有阀门和人孔、手孔门关闭严密,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 在湿法保养过程中,要密切关注锅内水位和温度的变化,避免过度加热或冷却。
- 对于长期停炉的情况,可以考虑充气保养,即在停炉过程终止之前使汽水系统灌满水,维持余压为(0.05~0.1)MPa,维持锅水温度在100℃以上。
总的来说,干法保养更注重于去除污垢和烟炱,而湿法保养则侧重于防止金属腐蚀。在选择保养方法时,应根据锅炉的使用情况和停炉时间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