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汽温波动原因分析
锅炉运行中的汽温变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燃烧、燃料品质、烟气侧放热量与蒸汽侧吸热量的平衡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锅炉运行汽温变化原因的详细分析:
1. 燃烧对汽温的影响
- 上排燃烧器的投、停:上排燃烧器是锅炉中主要的燃烧设备之一,其投、停直接影响到炉内燃烧工况的变化。当上排燃烧器投入运行时,会增加炉内的氧气供应,提高燃烧效率,从而使得汽温升高;反之,如果上排燃烧器停止工作,则会导致炉内氧气供应不足,燃烧效率降低,汽温相应下降。
- 燃料品质和性质的变化:燃料的品质和性质也是影响汽温的重要因素。例如,燃料中水分含量的增加会降低燃料的燃烧效率,导致汽温下降;而燃料中硫分含量的增加则会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进一步影响汽温的稳定性。
2. 烟气侧放热量与蒸汽侧吸热量的平衡
- 动态平衡的不稳定:在实际锅炉运行中,汽温的稳定取决于烟气侧放热量与蒸汽侧吸热量的平衡。这种平衡是一种不稳定的动态平衡,受到各种工况的影响,因此需要运行值班员熟练掌握影响汽温的各种因素,以便在工况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好汽温。
- 过热器、再热器的影响:过热器和再热器是锅炉中的重要受热面,它们的状态直接影响到汽温的变化。如果过热器或再热器发生故障或积灰严重,将会导致汽温过高或过低,进而影响整个锅炉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 其他影响因素
- 蒸汽管道和汽轮机的影响:蒸汽管道和汽轮机的运行状态也会影响汽温。例如,蒸汽管道中的阀门开度不当或管道内部结垢都会影响蒸汽流动,进而影响汽温。同样,汽轮机转子部分的金属强度也会受到汽温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汽温都可能导致转子部分的损坏。
- 新蒸汽温度的变化:新蒸汽温度的变化对机组的循环效率和煤耗、汽耗率都有重要影响。规程上规定机组额定负荷下新蒸汽温度变化应在+5℃~-10℃之间,这是为了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锅炉运行中的汽温变化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汽温变化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上一篇:选购供暖锅炉关键步骤与考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