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给水除氧原理与方法
锅炉给水的除氧是确保锅炉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步骤。在锅炉的整个水处理过程中,除氧技术的选择和应用至关重要。以下是对锅炉给水除氧的理解:
1. 除氧的必要性:锅炉给水中的氧气是主要的腐蚀性物质,它不仅会腐蚀锅炉的给水系统和部件,还会形成难溶而传热不良的铁垢。这些铁垢会降低热交换速率,浪费能源,并增加炉管过热的风险,最终可能导致爆管事故。因此,迅速清除给水中的氧是保证锅炉长期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
2. 除氧技术的选用:选择合适的除氧技术是确保除氧效果的关键。目前常用的除氧技术包括大气式热力除氧和喷射式除氧。大气式热力除氧通过将锅炉给水加热至沸点,使溶解在水中的氧逸出,从而去除水中的氧和其他气体。而喷射式除氧则是利用高速水流冲击水面,使溶解于水中的氧随水蒸气一起排出。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锅炉的具体条件和要求来选择最合适的除氧技术。
3. 水质要求:锅炉给水的水质要求也是影响除氧效果的重要因素。根据GB1576《工业锅炉水质》标准,当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6t\/h时应进行除氧处理。对于额定蒸发量小于6t\/h的锅炉,如果发现局部腐蚀,也应采取除氧措施。此外,对于供汽轮机用汽的锅炉给水,其含氧量应严格控制在0.05mg\/L以下,以确保蒸汽的质量。
4. 除氧过程的控制:除氧过程的控制是确保除氧效果的关键。这包括控制加热温度、时间以及除氧剂的使用等。适当的加热温度可以加速水中氧的逸出,但过高的温度可能会损坏锅炉设备。除氧剂的选择也应根据锅炉水质和除氧需求来确定,常见的除氧剂有氧化镁、氧化钙等。
5. 除氧后的处理:除氧后的水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处理才能达到使用标准。这包括过滤、软化、脱氧等步骤,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悬浮物、硬度、溶解盐分等杂质。同时,还需要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6. 除氧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的除氧技术不断涌现。例如,磁化除氧技术利用磁场的作用,使水中的氧离子受到吸引并聚集成团,从而被吸附到容器壁上,实现除氧的目的。此外,生物法除氧技术也在研究中,它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水中的氧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实现除氧。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为锅炉给水的除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
综上所述,锅炉给水的除氧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考虑和操作。选择合适的除氧技术、控制除氧过程、进行有效的后处理以及关注除氧技术的发展趋势,都是确保锅炉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