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排污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定期排污是锅炉运行中一项重要的操作,其目的在于排除锅内含高浓度盐分的锅水,保持水质,并排除底部的泥渣、水垢等杂质。以下是对定期排污操作要求的具体分析:
1. 排污时机的选择
- 低负荷时段:排污应在锅炉低负荷时进行,此时锅炉的蒸汽产量较低,排污对锅炉的影响较小。
- 短促间断进行:由于排污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热量,因此应短促间断进行,避免长时间排污导致锅炉过热。
2. 水位调节
- 接近正常水位上限:排污前应将锅炉水位调至接近正常水位上限,以确保排污时水位不会过低,防止锅炉缺水。
3. 监视水位
- 严密监视水位:排污过程中要严密监视水位,防止因水位过低而导致锅炉缺水或排污不彻底。
4. 排污通知
- 化学水质化验员的通知:当化学水质化验员提出排污通知时,应立即进行排污,确保水质达标。
5. 排污系统检查
- 无检修工作:排污前应检查排污系统无检修工作,工作人员已撤离现场,确保排污过程的安全。
- 固定装置无异常:检查移动平台无损坏,且固定装置无异常,确保排污过程顺利进行。
6. 排污操作步骤
- 联系主控室准备排污:联系主控室准备排污,确保排污操作有序进行。
- 开启疏放水总门和定期排污总门:开启疏放水总门和定期排污总门,为排污做好准备。
- 缓慢开启二次门并进行排污:缓慢开启二次门,根据化学排污量要求(一般不超过30s)进行排污,关闭该组定期排污二次门。
- 关闭疏放水总门和一次总门:关闭疏放水总门和一次总门,完成排污操作。
7. 排污时间控制
- 不超过30秒:排污时间不得超过30秒,确保排污效果。
8. 场地与照明
- 场地宽敞无杂物:排污时应确保场地宽敞无杂物,以便操作人员顺利进行排污。
- 照明充足:排污处应有足够的照明,以便操作人员看清排污阀门和其他设备。
9. 操作人员要求
- 持证上岗:操作排污人员必须为本岗位人员,且需持证上岗。
- 遵守安全规程:操作人员和监督人员应正确排污,保证锅炉蒸汽品质,并及时制止操作人员的违章行为。
此外,在了解以上内容后,以下还有一些其他建议:
- 定期检查排污系统,确保无检修工作和固定装置无异常。
- 在排污前调整水位至适当高度,避免因水位过低而导致的事故。
- 注意观察排污过程中的水位变化,确保排污效果。
- 遵守公司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确保操作安全。
- 熟悉并执行公司的排污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规范。
总的来说,定期排污是一项重要的操作,其目的是通过排放部分锅水中的高浓度盐分,保持水质,并排除底部的泥渣、水垢等杂质。在进行定期排污时,应遵循一定的操作要求,包括选择合适的排污时机、调节水位、监视水位、通知化学水质化验员、检查排污系统、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排污、控制排污时间、确保场地和照明条件以及遵守操作规程。这些操作要求旨在确保排污过程的安全、有效和规范,从而保障锅炉的正常运行和水质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