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锅炉点火技术原理图解析
流化床锅炉点火技术是现代工业中一种重要的燃烧方式,它通过外部热源使最初加入床层上的物料温度提高到煤着火所需的最低水平上,从而使投入的煤迅速着火,并自保持床层温度在煤自身着火的水平上,实现锅炉正常稳定运行。下面将详细介绍流化床锅炉点火技术的原理图:
1. 布风装置
- 功能与作用:流化床布风装置主要由布风板、风室和冷渣管组成,其主要作用包括支承床料、提供足够的动压头以使床料和物料均匀流化,避免勾流、腾涌、气泡尺寸过大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 工作原理:布风装置的主要作用是确保炉膛内空气分布均匀,为燃料的充分燃烧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布风板的存在也有助于防止大颗粒物料在床层中沉积,保证正常的流化状态不被破坏。
2. 给料装置
- 功能与作用:给料装置指的是将经破碎后的煤和脱硫剂送入流化床的装置,通常包括皮带、链板、埋刮板、气力输送设备以及圆盘给料机和螺旋结料机(俗称绞笼)等。
- 工作原理:这些装置的作用是将原料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比例送入流化床中,确保燃料和脱硫剂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炉膛中,为燃烧过程提供充足的燃料和硫磺反应物。
3. 点火方式
- 床上点火:床上点火是通过外部热源使最初加入床层上的物料温度提高到煤着火所需的最低水平上,从而使投入的煤迅速着火,并自保持床层温度在煤自身着火的水平上,实现锅炉正常稳定运行。
- 床下点火:床下点火是将启动燃烧器布置于布风板之下,一次风道后部,通过预燃室与一次风道相连接,也称风道启动燃烧器。
- 固定床点火:固定床点火是指通过外部热源直接加热床料,使其达到投煤温度,从而实现快速着火。
4. 循环物料分离
- 作用:循环物料的分离主要是为了确保燃料和脱硫剂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炉膛中,为燃烧过程提供充足的燃料和硫磺反应物。
- 原理:通过循环物料的分离,可以有效地控制炉内的温度分布,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从而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和脱硫效果。
5. 炉膛结构
- 形状与设计: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形状通常为圆柱形,内部设有多个独立的流化段,每个流化段都配有独立的布风装置和给料装置。
- 工作原理: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使燃料在炉膛内形成稳定的流化状态,确保燃料与空气充分接触,提高燃烧效率。
6. 控制系统
- 自动控制:现代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通常配备有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动调节燃料供应、温度控制等参数,实现精确的燃烧控制。
- 安全保护:控制系统还具有完善的安全保护功能,能够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
7. 环保性能
- 低排放: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其独特的燃烧方式,可以实现低温动力控制燃烧,有效降低NOx和SO2的排放。
- 脱硫效果:通过合理的设计,循环流化床锅炉还可以实现高效的脱硫效果,减少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8. 维护与操作
- 日常维护:为了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对布风装置、给料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检查和维护。
- 操作培训: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掌握锅炉的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法,确保锅炉的安全高效运行。
此外,在了解以上内容后,以下还有一些其他注意事项:
- 在选择流化床锅炉时,应考虑锅炉的容量、燃料类型、环保要求等因素,以确保锅炉的适用性和经济性。
- 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流化床锅炉,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
-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
- 对于新安装的流化床锅炉,应进行严格的调试和试运行,确保锅炉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总的来说,流化床锅炉点火技术的原理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布风装置、给料装置、点火方式、循环物料分离、炉膛结构、控制系统、环保性能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掌握流化床锅炉的运行和维护知识,为工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